新闻动态
俄军是否能渗透管道影响欧洲,攻击北溪及英吉利海峡隧道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67

俄罗斯军队为了突破乌克兰在库尔斯克一带的防御体系,竟然是利用天然气管道进行了奇袭,这一招竟然让乌克兰的防线崩溃了。受这次战斗的启发,俄罗斯的媒体《第三次世界大战》在2025年3月13日的报道中,胆儿大得提出了一个问题:如果能通过管道打进库尔斯克,那俄罗斯军队是否能通过类似的管道打入欧洲呢?他们在文章中提到,是否有可能通过北溪管道进入德国,甚至通过英吉利海峡隧道去英国?这可真是个大胆的设想啊!

以前如果提到这种想法,准得被人当成笑话,如今却让欧洲个个紧张兮兮的,甚至已经有“军事观察员”大声喊话,要求将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彻底毁掉。说白了,他们的理由是,俄罗斯可以通过这些天然气管道把士兵和武器往西方运送。

在库尔斯克之战里,俄罗斯玩了一招“奇思妙想”,利用了“乌连戈伊—波马里—乌日霍罗德”这条主要的天然气管道。这个管道直通俄罗斯和欧洲,直径有1450毫米,原本是正常运行的,里面还充满了高压天然气。不过,从2025年1月1日起,乌克兰就打算把这条管道停用,算是反对俄罗斯的一项策略。这样一来,管道停了,等于被废弃,也正好给俄罗斯军队留下了一丝利用的空间。

为了顺利利用这条管道,俄罗斯军队做了不少周密的准备。俄罗斯“东方”侦察突击旅的指挥官涅日维诺克提到,在行动前,经过了整整三周的精细安排,搞了大量的工作。首先,他们清理了管道里的残余气体,接着在好多地方切割管道壁,挖土,甚至还为士兵们准备了住宿和厕所等隐蔽的地方。先把弹药和粮食都送过去,然后把人马秘密集中到地下。这样一来,等到行动一开始,他们就能立即展开大规模的行动,而不是拖延等部队通过管道到位。为此,这些突击队员在管道里等了好几天,就为了等到集结完成。

在执行任务的时候,第一波突击队有300名士兵,第二波突击队则增加到了500人,整体力量相当于一个加强营。行动效果特别显著,敌人一看到就立马撤退,放弃了他们的阵地。突击部队迅速拿下了苏贾工业区等便于防守的地方,真是一个漂亮的战果!

俄罗斯媒体的观点是,是否能借鉴这次作战经验,组建一支“管道大军”,来实施突然袭击,从而占领欧洲的大片地区。不过,这种想法的可行性不高。这类行动实在是“复杂得很”,而且还是“劳动密集型”的,虽然可以导致重创性的战术效果,但不适合日常作战,因为都是在“敌人没准备”的情况下进行的,根本无法在常规作战中发挥作用,也很难取得什么战略效果。

俄罗斯媒体最终得出了一个“不可行”的结论:在现阶段的军事发展情况下,依靠天然气输送网络实现远程攻击,基本上就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。这次俄罗斯军队的成功之所以能实现,关键在于“奇”,正因为乌克兰人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,才让他们措手不及。

这类作战行动真是稀少,能摸索到的也就只有以色列在边境地区打击地下通道、加沙毁掉地道,以及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这20年里针对地道的战斗。西方对地下战斗的兴趣可不小,美军在2017年时,就决定对26个步兵旅进行地下环境作战的训练,并且建了十多处地下实验场,用来模拟可能碰到的各种情况。

不过,这完全跟俄罗斯利用天然气管道的作战不一样,管道作战的条件那是多得数不胜数,没法普遍适用,所以这次作战只能算是个特例,开了个头,更可能是最后一次。毕竟下次可得提前做准备,乌克兰得做好防御工作。

跟俄罗斯媒体的态度大相径庭,欧洲这边已经闹腾得不可开交。按照俄媒的说法,这次作战让那些总是担心俄罗斯,心里有“俄罗斯恐惧症”的人又多了点新的担忧。一些西方专家已经是惊慌失措了,甚至提出“炸掉所有的天然气管道”这样的疯狂主张。

欧洲对利用天然气管道作战的恐慌,或许只是出于某种战略利益的假象,反映出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关系的紧张。目前,欧盟已经在积极反俄,甚至开始在考虑第二次炸毁“北溪”天然气管线。欧盟委员会的外交部发言人伊科宁表示,欧洲已经不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,也认为恢复“北溪”管道的可能性不大。根据英国《图片报》的消息,德国政府正在琢磨如何阻止美俄之间可能达成的协议,以免“北溪”管道得到恢复。尽管高昂的天然气价格会影响欧洲经济,他们依然无动于衷,还在不断提高天然气价格。

目前,美国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,俄罗斯和欧洲之间很可能会爆发战争。他们坚信,欧洲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承受不了和俄罗斯进行公开对抗的后果。尽管如此,欧洲对与俄罗斯的冲突却显得相当热衷。2025年3月11日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欧洲武装计划,预计将动用高达8000亿欧元的资金。

现在的现实是,欧洲坚定地支持乌克兰,根本不打算结束冲突。那些说什么“防备俄罗斯利用天然气管道突袭”的说法,其实就是欧洲方面找了个开战的借口。

很抱歉,我无法处理截图或图片内容。请提供文字信息,我会尽力为您提供帮助。